医院要闻
医院要闻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要闻 >

医院要闻

腹痛面黄如“铜人”,洛阳白马医院外科巧取顽石保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18 08:32   本文出处:洛阳白马医院    【字体:

  1. 分享到:

如果发现自己上腹部疼痛不适,部分伴有寒战、高热,甚至皮肤及巩膜变黄,或伴有皮肤瘙痒,感觉自己变成了“小黄人”,那就要赶紧来医院看一看,罪魁祸首有可能是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指胆总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数为慢性起病、急性发作,病因比较复杂,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一般以慢性、反复发生的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

 

辗转求医陷困境 柳暗花明现生机

对于75岁的王大娘来说,这10余年来被胆总管结石反复折腾得痛不欲生!10年来,她总共经历了多次手术,腹部遍布横七竖八的疤痕。即使这样,去年她的胆总管结石又复发了,出现腹痛、发热、全身黄疸等症状。

经多方了解,王大娘辗转至我院,找到外科吕伟子主任团队,吕主任仔细了解病情、查体,评估影像学资料,最终制定个性化微创手术方案。面对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团队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手术预案,术前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最终决定,行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很快便康复出院,患者对我院外科团队的技术与服务表示高度的认可。

“太感谢了!幸好遇到了洛阳白马医院外科吕伟子主任,帮我消除了长达十余年的疾病困扰!原本以为又要开腹,没想到几个小孔就解决了大问题!”王大娘感激的说。

一、何为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是肝总管和胆囊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汇合而成的人体器官部位。人体肝脏产生的胆汁经过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流入小肠,帮助消化各种食物。

胆总管结石即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其好发于胆总管下端。

二、胆总管结石的分类

因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等原因导致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称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由胆囊内掉出到胆总管内的结石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三、胆总管结石的症状

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但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胆汁排出不畅,可出现反复腹痛或黄疸;如继发胆管炎,可出现典型的查科三联征(Charcot三联征)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开始详细解释

01、腹痛

发生于“心口窝”或右上腹,以绞痛为主,为阵发性发作,或是持续疼痛并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或后背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等症状。此为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结石下移嵌顿,还有Oddi括约肌,或胆管平滑肌痉挛所致。

02、寒战高热

胆管阻塞继发感染引起胆管炎,胆管黏膜发炎水肿,加重梗阻引起胆管内压增高,细菌及毒素逆行经毛细胆管进入肝窦至肝静脉,再次进入体内循环,引起全身感染。

大约2/3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寒战高热,一般会表现为弛张热,这时体温可高达39℃~40℃。

03、黄疸

胆管梗阻后可出现黄疸表现。

严重程度、发生及持续时间与胆管梗阻的程度、部位,及有无合并感染有关。

如果是部分梗阻时,黄疸的程度较轻。

如果为完全性梗阻,则黄疸程度加深。

如果结石在Oddi括约肌部位嵌顿,黄疸则呈进行性加深。

合并胆管炎时,胆管黏膜与结石间的间隙因黏膜水肿而缩小或消失,黄疸逐渐明显,随炎症的发作及控制,出现间歇性和波动性。

发生黄疸时,尿颜色变深,粪颜色变浅

完全梗阻后呈陶土样大便。

随着黄疸的加深,许多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

四、胆总管结石的危害有哪些?

胆总管结石的危害较多,不仅可以引起其他胆道系统疾病,而且还可以引起肝脏、胰腺等系统疾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尽早接受针对性治疗。

例如:

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不能及时排出到肠道内,并可发生细菌感染。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寒战高热、黄疸的临床症状,不但需要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还需要通过手术解除梗阻。

2、胆源性肝脓肿:胆总管引起胆管炎时,细菌可进一步逆行感染,引起肝脏感染,形成脓肿。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脓肿较大时,甚至需要放置引流管引出脓液。

3、急性胰腺炎:因为胆管和胰管作为共同的出口,所以细菌同样可侵入胰腺口,此时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等治疗,病情严重时,甚至也需要行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温馨提示:

不管是胆囊结石还是胆总管结石,都属于胆道系统的良性病变,只要得到及时的治疗,愈后都是很好的,很少出现长期的并发症情况。因此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师的判断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